2011年吳念真專訪李登輝全文逐字稿(一)

2020 年 7 月 30 日李登輝總統過世,隔天在張大魯先生的臉書得知原來 2011 年吳念真先生有專訪李登輝,我點開影片看了一下,覺得很感興趣,就想把整個訪談過程逐字記錄下來。由於我閩南語的字彙不多,本文會有許多漏掉或誤解的地方,懇請各位前輩指正。

2011吳念真專訪李登輝

前言

2020 年 7 月 30 日李登輝總統過世,隔天在張大魯先生的臉書得知原來 2011 年吳念真先生有專訪李登輝,我點開影片看了一下,覺得很感興趣,就想把整個訪談過程逐字記錄下來。由於我閩南語的字彙不多,本文會有許多漏掉或誤解的地方,懇請各位前輩指正。財訊 375 期的報導也寫得很詳細,值得一讀。

訪談逐字稿從影片的 2:47 開始

李登輝:我從沒想過要做總統,讀書是我的目的,做總統是偶然的機會,我的目的是做一個讀書人。想了解更多事情,關於讀書有很多歷史,所以帶你參觀書房,了解歷史是怎麼一步一步來。

吳念真:你最早是何時開始讀書的興趣?

李登輝:讀書的興趣最早是從國民學校開始。我爸爸是做警察,讀國民學校六年換四間學校,沒朋友,就只好看書。我記得有四年住在三芝,一年會到台北旅行一次。我跟爸爸要錢,拿四塊。他說怎麼要四塊這麼多?那時候四塊錢是很大的。

我說我想買一本《兒童百科全書》。他說這麼晚了才講,你要早點講啊。我想爸爸這樣說應該是不可能了。隔天一大早我準備坐遊覽車要去台北,一早他就來敲房門,我說你來做什麼?他說拿錢來給你買書啊。就是要買那個四塊錢的《兒童百科全書》。這就是我開始讀書的時候。

那本書的知識真豐富,很大一本,這本書讀下去,全世界的知識都知道了。我認為人要好好生活,平常就要增加知識,但知識不要只是知識,要變成內在的智慧,才能讓我們面對各種問題。特別是個人的自我,對外,其他各種方面的需要。讀書很重要,知識要增加,知識增加到一個程度,就會變成自己的智慧,變成我們內在的東西,這就是我們讀書最大的價值。

吳念真:你出生在日本時代,讀日文書,後來經歷中華民國,讀中文,這個時代的轉變,對你來說,這個轉變過程最大的挑戰是什麼?

李登輝:我在高等學校時代,中國書雖然是用台語讀的,##論語啦、孟子啦等等,較早攏佇媽祖宮讀過矣##(以前都在媽祖宮讀過),裡面的內容、理論老早都知道,那時候也不覺得怎麼樣,內容就談要孝順父母,就是平常的事情,沒什麼特別感覺。在轉變的過程之中,給我最大的感覺就是,##因為中國歷史呢,高等學校時代,讀足濟##(讀很多),我本來想當歷史老師,所以中學時代中國歷史也讀不少。轉變過程中最大的的感覺是,覺得國民政府過來的一批人的思維跟台灣本地人的程度差很多。我稱之為「文明的差異」。所以發生二二八這個文明的鬥爭。

我從國民學校到帝國大學,接受正式的日本教育,剛剛在地下室帶你看過的那些文庫本,都是大家從高等學校就開始讀的東西。##(關於岩波文庫)「從希臘開始,亞里斯多德、柏拉圖,一直到文藝復興、盧梭、”Sturm und Drang”(「狂飆時代」)、德國的理想主義(觀念論)、托爾斯泰,差不多攏看過矣。##(這些都讀過啊)。 生在台灣,透過閱讀了解世界不同地方生活(思考)的方式,讀這些書很有幫助。

吳念真:你在經歷 1945 歷史的轉變時,你心裡有沒有不適應期?

李登輝:中國社會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東西文明的融合。**中國五千的歷史是什麼東西,以皇帝為中心,又分有「內臣」和「外臣」,外臣在外面又有他的屬地,屬地之外還有要朝貢的國家,譬如說韓國啦、琉球啦還有其他國家。這在外面,就是「化外之地」,臺灣本來就是「化外之地」,你們不要的地方嘛,這個時候你又說臺灣是中國領土之一,現在又要恢復中國統一,說的很像怎樣,把古早的思想又拿回來,他就要「託古改制」,「託」就是信託那個,託古早、來改制。我不是這樣的,臺灣既然已經有了一個新的思想來到臺灣,讓臺灣民主化,這個就是我說的文明的差異在這裡。**

…….台灣本身有文化程度很高的老百姓的存在。

大家要讀書,看世界怎麼變化,進步的歷史是怎樣變化? 歷史變化本身就是在講「超越」的問題。人在思考的時候,首先會問:「我是誰?」第二個問題是:「我何時會死?」死是什麼?生又是什麼?活的時候做有意義的事情,不是為個人,而是為社會、為後代,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,我們的人生就會有意義。這就是人的生死觀。

進一步來說,我們在台灣這個島,這個中所,這裡有老百姓,老百姓認同這(台灣)就是我們的中心。擇天棄私。人人都不是只為自己的利,而是為了大家,「自我的死」就在這裡發生了。過去的台灣歷史,好幾代祖先受過的苦,我們就把它超越起來,建立一個新的社會,做國家真正的主人。

現代的台灣人有志氣,認為自己是國家的主人,一起合作做對國家有幫助的事,這就是超越。有了超越之後,我們有自己的歷史觀,台灣是怎麼來的?我們要怎麼維持個自由與民主?這就是李登輝的精神的世界觀。這一切都是靠讀書而來,思想的變化,就從這裡開始。

2011-06-14 吳念真專訪李登輝影片第一段
  1. **標記段落為大大 Gwen-Ji Goh 提供,來源:張大魯先生的臉書 2020-08-04 留言。也感謝 Gwen-Ji Goh 提供延伸閱讀:〈林保華專欄〉託古與脫古
  2. ##標記段落為大大路過提供,感謝。

系列文章

2011年吳念真專訪李登輝全文逐字稿(二)

在〈2011年吳念真專訪李登輝全文逐字稿(一)〉中有 2 則留言

  1. 路過幫補:
    (6:34~)「論語啦、孟子啦等等,較早攏佇媽祖宮讀過矣 (6:34~)」。「所以漢學攏有讀過 …」
    (7:04~) 「因為中國歷史呢,高等學校時代,讀足濟」。
    (8:13) (關於岩波文庫)「從希臘開始,亞里斯多德、柏拉圖,一直到文藝復興、盧梭、”Sturm und Drang”(「狂飆時代」)、德國的理想主義(觀念論)、托爾斯泰,差不多攏看過矣。」

    1. 感謝路過大大。
      當我聽到XX und XX的時候,內心「蛤蛤蛤蛤蛤~~~?」無限迴音,感謝您。

留言功能已關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