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要無腦「斷捨離」,整理爆滿衣櫥的 3 個方法

「想要買衣服」的欲望,其實是被各種「不足」、「不滿意」所餵養。這種不同地方就要穿不同衣服的心態,其實就是希望自己可以盡量配合場合,以恰當姿態現身的期許。被「不足」所餵養的購衣欲望永遠不會獲得滿足,只要沒有正視自己真正欠缺的是什麼,人只會陷在購買、丟棄的迴圈當中。這篇文章就要來分享如何終止這個迴圈的3個方法。

衣櫥斷捨離

曾經看過《一眼看穿妳》,作者 Jennifer Baumgartner 是位心理學家,她認為人人皆有自我認同的需求,若不清楚自己的內在價值,就會不斷向外尋求。有人會在工作中尋求認同,有人則是透過擁有物質來建立自我。而衣服其實透露出人的內心世界,一個人的衣櫥會完整地暴露他真實的想法與感受。

有些人已經過了可以穿迷你裙的年紀,還熱衷於買短裙,這並不代表他的心很年輕,而是他不願意接受現在的自己。有些人的衣櫥裡放著十年以上沒穿的大量衣服,這些衣物透露的不是「他很珍惜物品」的訊息,而是在他的心還活在過去。

我個人覺得,「想要買衣服」的欲望,其實是被各種「不足」、「不滿意」所餵養。一件進出冷氣房、避免溫差過大的薄罩衫,有棉麻、雪紡、針織等不同材質。平日上班,假日休閒,拜訪客戶,跟朋友約會,不同的場景就會有不同顏色與材質的罩衫配搭。

這種不同地方就要穿不同衣服的心態,其實就是希望自己可以盡量配合場合,以恰當姿態現身的期許。這種要讓自己配合情境的心態,會使我們看不到真正適合自己的衣服,而只會看到「適合這個場子」的衣服。也就是說,如果人沒有真正認識自己,就會不斷往外求索,相信只要擁有某個物件,就能改變現狀。

我發現,被「不足」所餵養的購衣欲望永遠不會獲得滿足,只要沒有正視自己真正欠缺的是什麼,人只會陷在購買、丟棄、購買、丟棄的迴圈當中。我認為,要改變過度購衣消費的方法有 3 個。

第一個方法:好好認識自己

拿尺量自己的身形,了解自己的臉型,認識自己的膚色(偏白、黃、小麥色),建立應該是「衣服來配合我」的認知。而不是為了想要成為什麼樣子,硬把自己塞到不適合的衣服當中。

第二個方法:建立自己的衣服資料

把衣櫥裡所有的衣服全部盤點出來,依照上身、下身、外套、鞋子分類,每次要買衣服時就看看這個表格,避免又買了具有相同功能的衣服。如看到薄罩衫推出本季新色很想買,但其實功能相同的衣服只要一件就夠了。

建立自己的衣服資料庫
有了衣服資料庫,哪些衣服買了有沒有那個價值就一目瞭然。

第三個方法:書寫穿著筆記本

我常常看到朋友或是網紅穿了什麼衣服覺得很好看,自己也想要一件。可以把這種想要的心情記錄下來,分析自己究竟是想要這件衣服,還是想要成為他?如果是想要這件衣服,可以打開衣服資料表,看看是不是已經有功能相同的衣服了。如果是想要成為他,則要再進一步分析想要成為他的渴望是什麼?有時候會覺得某網紅穿什麼很好看,自己也想那樣穿。其實令人心癢的癥結不在衣服,而是在身材。這時候不要點擊推薦連結下單,穿上運動服出門運動才是正解(嗚)。

相關文章:風格是哲學,穿搭是科學

封面圖片來源:pixab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