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播線上課程的數位運營方法

本文架構來自2020數位學習人培班 吳欣蓉老師授課內容。

Instructional Designer

直播線上課程不比實體課程或預錄的課程好掌控,它的環境干擾多,也有斷線的風險,因此需要更縝密的規劃與團隊運作。首先介紹直播課程需要的角色如下:講師、激勵師、助教、導播、工程師、運營師(製作人)。

運營師對應的英文概念是 Producer、Facilitator、Moderator,說它是製作人一點也不為過。因為運營師就是一場秀的製作人,他要設計流程、活動、橋段等,目的是讓學生非常專注、非常享受這個學習的過程。以下各別介紹不同角色的責任:

1. 運作直播課程的六大角色

(1)運營師

作為課程的製作人,運營師需要擬定教學策略、規劃整體課程,聯繫講師,與之討論線上課程的教學內容、流程與評估學習成效的方式。在專案開始後,要選擇授課的平台與聯繫學員的工具。運營師也要以學生的角度思考如何能幫助他們達成學習目標,決定鼓勵、輔導的機制。可以說運營師是講師、學員、平台三者間的溝通橋樑。

(2)助教

助教扮演助理製作人的角色,協助行政流程、註冊手續。課前需要了解課程進行流程,課中跟課,課後協助追蹤學員的學習進度(含統整學員問題,匯報給講師),幫助講師調整授課節奏。

(3)講師

以線上直播課來說,講師就是一個表演者,在鏡頭前向學員展演知識內容。講師除了要提供授課內容(含學習資源),設計課程之外,也要引發學員的學習動機,回應學員的提問,以及評量學員的學習成效。

(4)激勵師

激勵師就是線上直播課程的主持人,在幕前負責課程開場、轉場、收尾,掌握幕前的整理流程,激勵學員與講師互動、提問,協助課程順利進行。例如網路連線斷訊了、影片播放有問題等突發狀況發生時,激勵師的反應要很快,跟老師或學生互動,填滿尷尬的空擋。

如果是系列直播課程,學員每週看到的講師都不一樣,那每一場都在的激勵師就是學員最親近的人了。由於激勵師已經跟過幾週的課,知道學員上過課的內容,能為接下來的講師開場,複習前面談過的內容,幫助學員進入狀況。

(5)工程師

作為技術人員的工程師,負責管理平台跟排除技術問題,如授課平台的提問功能、影片播放功能、作業批改功能有故障需要修復,就要仰賴工程師的來處理。

(6) 導播

導播就是直播課程的場控人員,負責操作直播軟硬體,切換鏡頭畫面。如講師/激勵師直播畫面、投影片畫面、與播放預錄影片的畫面切換等等。在什麼時間出現什麼畫面,都要依據流程表(腳本)行動,有突發狀況發生也得隨機應變。

2. 直播課程運營流程

(1)課前

決定課程內容設計:

如規劃課程的授課大綱、教學目標、課中活動、課後評估測驗。聯繫授課講師,討論課程內容,安排節目腳本。因為直播課程學生的注意力有限,所以要仔細篩選傳遞給學員的內容,屬性要精實,不要鬆散、重複。

根據腳本訂定直播流程(流程演練、彩排),預想學生在課前、課中、課後可能會產生的問題。建立常見問題Q&A清單,協助學生提早解決設備問題,不要再開課後才發現有學員無法登入教學平台、不知道怎麼看影片、不知道教材下載區在哪裡。

決定要使用的平台工具:

根據學生人數與上課環境決定直播軟體、經營社群的工具以及建置相應的平台環境。上線前要以講師及學員的角度測試。

課前交付物:

學員名單、教學進度表、學員課前須知(含課程起迄日期與時間、直播軟體教學)、授課簡報與講義

(2)課中

課前一週、前兩天發信提醒學員提早三十分鐘進直播軟體測試鏡頭、麥克風。課程錄影,控管授課流程、直播效果。如果學員在討論區提問,講師正在授課無法回復,若是設備問題由助教直接回覆,若是課程問題由助教統整給講師回覆。

課中交付物:課前通知信、直播流程表(給工作人員)、上課流程圖(給學員)

線上帶領五階段:登入與鼓勵、線上交誼、資訊交換、知識建構、個人發展

(3)課後

若有直播來不及回答的問題,會在課後統整一併回覆給學員。提供直播影片給學員複習。請學員填寫課後心得回饋,了解學習狀況,修正下一場直播流程與授課內容。

課後交付物:課中Q&A整理,直播課程影片、課程問卷、成果報告

流程設計靈感:用演唱會的節奏開直播課

為了抓住學員注意力,持續數週的直播課程也可以節目化如下:

演唱會主題細節
開場秀開場概論播放前導影片
介紹要出場的主角
介紹概論:接下來五週你會學到什麼?你會看到什麼?你會用到什麼工具?資源在哪裡?
主題表演課程主題1主題概論、應用案例 主題與學員之間的關聯
主題表演課程主題2主題概論、應用案例 主題與學員之間的關聯
中間轉場 特別來賓互動活動操作活動(操作學到的內容、軟體) 完成小專題 QA互動問答
個人表演Solo學員發表學員發表、分享、交流
安可曲課程總結回顧課程、指導延伸應用場景、學員發表心得、預告下期課程

3. 提高直播課程參與感的活動

(1)個人與小組作業

在整體課程前半段,學員每一週要做個人作業,在整體課程的後半段,學員分組完成小組作業,並在課程最後一週公開發表。

(2)星光大道頒獎

每週公布課程參與度最高的學生(準時交作業、討論串發言與回應),在直播時表揚。獲獎的同學可以幫助小組積分,在課程最後獲得贈品。

(3)社群活動

鼓勵學員每週在討論區發問並回應同學的提問(計入星光大道積分)。

(4)撰寫學習心得

學員每週要撰寫上課心得報告,上傳到教學平台

4. 加快處理效率的Q&A分流

遠距教學的挑戰是學員不在同一個空間內,同時會有很多學生提出各種不同類型的問題,網路課程又講求即時回應,這時就需要對問題進行分流以及分派回答問題的職責。

吳欣蓉老師把Q&A問題分成三類:

(1)一般問題

一般問題如「上課平台網址是什麼?」「繳交作業標準是什麼?」「延伸閱讀資料在哪裡?」這些常見問題可以在課程前先預想好回覆的答案,編一個「問與答目錄」,收到學生丟來的問題後就能立刻回覆。

(2)課程專業問題

課程專業問題如「機器學習的數據怎麼分析?」「如何搜集數據?」「如何判斷數據準確度?」這些問題就要由助教協助統一搜集,分類後交給講師於課程中的QA時間一併回答給學生。建議在課程一開始就告知學員統一提問的平台(或社群),才不會漏掉學生的問題,也避免學員在不同平台重複提問的情況發生。

(3)技術問題

技術問題如「看不到課程畫面」、「聽不到老師聲音」、「無法登入平台」等,就要交由工程師協助。技術問題又分即時性跟非即時性,無法順利參與直播課程的學員情況就要立刻處理。如果是「無法進入討論區發文」這類非即時性的問題,就可以等直播課程結束再協助學員排除障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