線上課程要怎麼規劃?有必要請教學設計師協助製作嗎?

隨著數位學習產業的擴張,還有企業急迫培訓員工的需要,「教學設計師」的位置在整個數位學習產業中的位置也越來越重要。這篇文章會介紹教學設計師都在做些什麼,以及他能大大幫助講師與企業的六個職能。

Instructional Designer

在傳統的教育現場中,老師本人就身兼「教學設計」的工作,從沒聽過還有一個職位叫做「教學設計師」的。隨著數位學習產業的擴張(講師也越來越忙),還有企業急迫培訓員工的需要,「教學設計」的位置在整個學習產業中也越來越重要。這篇文章會介紹教學設計師都在做些什麼,以及他能怎麼幫助講師製作可以獲得學生好評的線上課程。

什麼是教學設計師( Instructional Designer)?

根據 ATD 的定義,教學設計師主要有五個任務:

  1. 評估開課方與學習方的需求是什麼。
  2. 了解學員已具備的知識背景,知道學員需要學習的內容是什麼,幫助學員有效習得新的知識與技能。
  3. 根據教學設計理論,將客戶指定的專業知識轉化為有邏輯、可以系統化學習的內容。
  4. 設計、製作課程,根據教學功能發展不同類型的教材(如講師簡報、學習引導文字,講義、活動等等),選擇合適的技術平台傳遞知識。
  5. 課後評估,包含評估學員學到了什麼,得到什麼具體可衡量的學習成效,並根據這些評估資料優化下一次的課程。

教學設計師工作的目的是有效傳達知識,滿足開課方與學習方的需求,把學習體驗與成效最大化。

為什麼教學設計師對製作課程來說很重要?

張淑萍老師曾在「TibaMe 數位教學設計師與數位課程運營師培訓班」當中,分享過去二十年來從廠商端、政府端到學校端經歷的各種工作任務,分享一位教學設計師的職能是怎麼發展出來的。張老師舉了一個讓人印象深刻的例子:

全台灣唯一擁有「大立菊」種植技術的謝忠義先生要退休了,卻苦無人傳承這項技藝。用數位課程的方式傳承植栽技術是很好的理念,但教學邏輯應該是什麼?澆水、日照、施肥等步驟又要如何設計?

內容專家(Subject-matter expert, SME)有最強大的知識與技術,他可能同時接受不同單位的授課邀約,例如企業內訓(實體)、單堂線上課程(影像)、Podcast(聲音)等。開課方的需求不盡相同,企業會希望員工盡快上手新技術,線上課程的受眾希望提升工作能力,Podcast 的聽眾是想利用零碎時間學習。

內容專家不一定有時間一一調查不同單位的需求,再根據需求把知識調整成適合學員吸收的形式,這時候就需要教學設計師的協助。以下分項說明他可以如何幫助講師省力省心。

1. 分析培訓方與學員方的需求

教學設計師會協助了解培訓方與學員方的需求。例如有企業表示希望安排「領導力」的課程,幫助主管提升團隊向心力。教學設計師不能把企業的「敘述」等同於真正的需求,他會進一步訪問企業為什麼需要提升團隊向心力?最近是否遇到什麼瓶頸?深入了解之後才發現團隊動力不足的問題在於員工本身,應該從員工的角度設計培訓課程,而不是單單以為「提升主管的領導力」就能解決向心力不足的問題。

在掌握開課方與學員方的需求之後,教學設計師就會把這些需求「翻譯」成學習與表現目標,尋找合適的內容專家,同時向出資的股東解釋這些需求與解決方案。接下來就要開始設計能回應與滿足這些需求的課程。

2. 選擇教學策略,設計課程與教材

為了協助內容專家順利傳遞知識,教學設計師要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(仰賴教育原理、學習理論、學習心理學等知識),設計教學邏輯,提供授課框架讓內容專家參考。這麼做不僅能幫助內容專家有效提供教學內容,也能站在學員的角度設計出參與度高、學習體驗良好的課程。

舉例來說,認知心理學中有「Chunk」記憶組塊的概念,就是把資訊分類成一個一個組塊能有效幫助人類記憶。在學習理論裡,也常常談到要以學員現有的知識框架為基礎,幫助學員在既有的脈絡中擴充新的知識,更能有效學習。這個量身定做的工作就落在教學設計師的肩上了。

3. 根據課程內容選擇最適合的傳授媒介

教學設計師在收到內容專家提供的教材之後,會決定要用哪一種媒介呈現教材內容。例如引導新生兒父母幫嬰兒洗澡、餵食、身體保健等知識,就很適合用影片的形式來呈現。如果是要協助外派員工順利融入外語環境,則適合用 Podcast 形式設計課程,因為學習口語首重聽覺的訓練。

教學設計師必須懂得傳播原理與知識,了解內容專家要傳遞的訊息本質以及最有效的傳遞工具是什麼。如果今天學員需要學會如何操作某個程式,就必須設計模擬器讓學員上機操作,盡量營造貼近工作現場的環境,讓學員能夠無痛上手。不論是哪一種媒介,都免不了各學習單元的文字敘述與引導,這也得由最熟悉開課方與學員需求的教學設計師來撰寫,讓學員的知識與應用都能回應最初的學習需求。

4. 配搭工具軟體與系統平台傳遞課程內容

線上課程的載體種類很多,有企業與校園常用的LMS(學習管理系統,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),可以直接在平台上傳課程影片、講義,有測驗、作業繳交/評分與討論區等等。在直播課程則有 Google Meet、Zoom、Webex、Teams 等平台。

LMS系統可讓學員自行選擇上課時間,有較多的時間自由度。Google Meet、Zoom等適合直播課程的軟體則強調講師與學員的即時互動。當然,有的學習內容必須聘請工程師撰寫軟體讓學員實際操作。例如張淑萍老師曾經商請工程師幫 OK 超商設計收銀機 SOP 課程,培訓店員快速應對各種結帳、退換貨的複雜情境。

選擇合適的工具軟體不僅能有效傳遞知識,軟體也跟學員的體驗大有關係。必要時,教學設計師也要協助學員盡快上手陌生的介面平台,降低抗拒感,創造學習的歸屬感。

5. 與設計師協調視覺設計

教材的設計不是只有邏輯地安排內容而已,如何在視覺上傳遞知識概念對學習體驗來說也相當重要。圖像設計得好,在行銷時也能幫助吸引更多潛在用戶。

舉例來說,教導公開演講的線上課程影片,會把講師畫面以舞台的概念呈現;教授彩妝的線上課程會在投影片中置入時尚的元素,講授 AI 的課程則會採用冷色調、以具有未來感的幾何圖形設計畫面。

雖然視覺概念是交由專業設計師來製作,但教學設計師必須精準抓到課程的意象,用精確具體的語言跟設計師溝通,節省來回修改的時間。

6. 學習後評估成效

一個專案通常會在課程上線後畫下句點,作為專案最後一步的「評估」往往被忽略或是草草帶過。課程結束後,教學設計師應該根據課程最初的需求來搜集學員的反饋。這個反饋不只是上課過程中的感受如何,課後學到了什麼?這個評估更應該延伸到課後的一個月或是一季,探討學員是否能真正應用所學,還是有沒有上課結果都一樣?教學設計師可以透過評估來修正課程設計,了解課程框架是不是可以更好?練習跟測驗是否能有效幫學生習得技能或知識?

舉例來說,企業要訓練員工操作機器,在切割之前雙手要按住一對按鈕,機器才會動作。這個訓練的目的不是讓員工知道按鈕在哪而已,而是要避免員工受傷,真正要解決的是工安的問題。教學設計師在評估這堂課程是否有合乎最初的需求,要做的就是去了解課程之後,工安問題有沒有順利排除?如果沒有,就要回到課程設計的步驟重新調整內容。

小結

教學設計師就好像構築學習經驗的建築師,他要根據需求設計出滿足用戶的功能。他有強大的溝通能力,能敏銳覺察不同窗口的需求。專業的教學設計師能同時服務學員、開課方與內容專家,讓知識的傳遞與應用過程更加順暢。

備註:本文是以「TibaMe 數位教學設計師與數位課程運營師培訓班」張淑萍老師的授課內容為基礎發展出來的文章。

相關文章

如何製作好評線上課程?了解評估模式讓你的付出得到回報
What is an Instructional Designer?

封面圖片來源:pixaba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