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計一門線上課程猶如製作一齣舞台劇

上週去參加數位教學研習,被資訊狂炸三天,需要好好整理筆記與心得。這篇是前奏。

人生第一次接觸線上課程是在 2014 年,當時在 Coursera註冊過的課有:The Changing Global OrderIntroduction to Public Speaking職場素養

這些課都很精彩,但很悲催的是我的完課率不到 50%。由於這些課程是從大學實體課程搬到線上,以 The Changing Global Order 來說,一堂課的長度都有一小時左右,實在沒耐心把它看完。

我第二次的線上課程體驗是在 2017 年, 在 Hahow 購買的第一堂課是小資族理財的第一堂入門課。這次有完課了(感動),因為總課長大概三個小時,每一單元切在 10 分鐘以內,每天通勤時間看一單元,一個月就看完了。然後我就漸漸成為線上課程的腦粉用戶了。

身為有六年學習經歷的線上課學員,我對線上課程也有一些自己的觀察,首先是我覺得設計線上課程猶如製作一齣舞台劇。為什麼呢 ?這是因為:

1. 戲劇要滿足的對象是觀眾,線上課程也是

舞台劇為什麼會賣座呢?劇本寫得好?卡司夠堅強?導演很有名?劇評很給力?這些都是賣座的原因,但是能打響舞台劇口碑的是觀眾喜歡,觀眾覺得好看,他們跟親朋好友推薦,甚至自己又跑去二刷、三刷、四刷。

設計線上課程的時候,都一定會先研究這堂課想要服務的對象是誰?想要教哪些人?希望他們學到什麼東西?希望他們學了之後生活可以產生哪些改變?我也認為,一齣好的戲劇也一定具備上述這些元素(這齣戲想演給誰看?想傳達什麼訊息?希望他們產生哪些感動?)。

2.構成戲劇的六大元素,線上課程通通具備

亞里斯多德的《詩學》有提到戲劇結構六元素:「情節」、「人物」、「思想」、「語言」、「音樂」、「景觀」。其實線上課程也具備這些元素:

  1. 情節:課程內容敘事與轉折
  2. 人物:受課講師
  3. 思想:講師要傳達的知識
  4. 語言:講師傳達知識所用的工具
  5. 音樂:講師授課過程中包含的聲音、韻律、節奏
  6. 景觀:線上課程的視覺設計

3. 戲劇需要不斷排練,線上課程也是如此

線上課程跟實體課程有很多不同之處。實體課程考驗老師的臨場反應,要時時抓緊跟學生的互動機會,可以直接從學員表情、態度了解學習情況,甚至可以依現場狀況臨時改變教學內容。

線上課程考驗的是老師的語言能力,老師要講話要流暢,邏輯要清晰。因為不能跟學生面對面,所以要在授課前要調查與了解學生的需求。因此,優秀的線上課程很需要老師在授課前不斷地為學生預想與演練。

後記

在這個部落格的同名粉絲頁中,有一位捧油問「線上課程與亞里斯多德劇場結構六元素」這個連結是怎麼來的?我是被 eLearning 101 – Planning eLearning 這篇文章啟發,作者 Anita Horsley 提到 “Humans learn from theatre.”提醒我這件事。我以前曾在課堂聽過,古時候人不一定都識字,但一定會進劇場,或是在路上聽說書(三言兩拍)。民國的1930-1940時期中國地區也流行過街頭劇:「放下你的鞭子」,有時街頭劇是向群眾傳達某種訊息很有效的方式。我想「人從劇場學習」應該有學者提出來討論過,但我不太懂劇場實際包含哪些元素,於是找到台大李賢輝教授整理的戲劇結構六元素(多媒體設計的戲劇面),跟線上課程比起來確實有很多呼應之處。

參考資料:
多媒體設計的戲劇面
eLearning 101 – Introduction To eLearning
eLearning 101 – Planning eLearning

封面圖片來源:pixabay

彩妝認知再優化—路易斯老師的彩妝課後心得

我在中華民國美學中長大,美學世界的麻瓜,無可救藥的手殘者,畫眼線會戳到眼球的人。工作之後,也步入衣服與彩妝的戰場,沒有學過任何知識,就在戰場裡面上演各種炮灰。

關於彩妝的知識,以前會看時尚雜誌,後來看部落格、YouTube、主題粉絲頁等,最常看到的是「今春/夏/秋/冬」賣到缺貨斷貨的眼影、腮紅、口紅、粉底之類的報導,然後就覺得這個產品自己非擁有不可,於是就踏上尋找與搶購的征途。

有趣的是,買彩妝品跟買書一樣,買書付款的當下,就覺得自己擁有了這本書的知識;刷卡買了彩妝品的當下,就覺得自己已經有成為網美的資格。然後這些產品就放在抽屜,偶爾有重要場合拿出來用,卻因為很少畫最後整個崩壞。

老實說,這幾年來我真的買了很多,開架與專櫃都有。聽到朋友或哪位網紅推薦,就很想嘗試,在商品叢林中尋尋覓覓,入手當下真的很滿足,覺得此生已無遺憾。後來又迷上斷捨離,於是開始丟掉很久沒用或很少用的彩妝品。寫到這裡,只想搖晃自己的肩問你還好嗎?

恍然大悟!摸著良心!痛定思痛!決定要好好學習如何使用這些化妝品,於是我開始尋找彩妝課程。YouTube 上非常多,也曾經跟櫃姐學、跟朋友學、跟新秘學,還去社區大學報名一整期的彩妝課。

系統化的學習節省摸索時間

這些老師很厲害,作品也很多,但我好像從來沒學會過,倒是又買了一堆工具(艸)。今年我去大人學上給女性的大人專業穿搭,接觸系統化的穿搭課程,從顏色、質料、單品,一路學習到衣服的形狀、配件、飾品搭配等。初次學習明度彩度(我就麻瓜),才知道原來衣服色彩跟彩妝顏色的學問是相通的。

後來這堂課的 Jackie 老師邀請資深、在M.A.C 服務的彩妝師路易斯開設彩妝課外課,用三小時的時間教我們基本的彩妝技巧:保養、遮瑕、粉底、蜜粉、修容、打量、眉毛、眼影、眼線、腮紅、唇色,兼談配色技巧。

彩妝師:路易斯老師

這堂彩妝課真是體現了「拆解」的精神。如果化妝有 10 個步驟,老師先化 3 步驟,然後我們開始實作,操作完之後,再繼續下面三個步驟。在操作過程中有失手的部分,老師一個箭步上來搶救。

孜孜矻矻學習的同學們。

這個下午讓我領悟到一件事。那就是要畫好妝首先要好好認識自己的臉。除了膚質、膚色之外,很重要的是要認識臉的區塊。化妝跟作畫一樣,是把顏色一層一層疊加在臉這塊畫布上,畫好一張畫,首重畫面的結構與要強調的重點主題。主題好了之後,才處理映襯的部分。

跟路易斯老師學習之後,再次發現彩妝學問之絕妙。要怎麼挑適合自己的粉底液呢?不是今年流行什麼色,也不是哪個大明星愛用什麼色,而是要先認識自己的膚色。選擇材料要看顏色、質地,還有自己有沒有心動。然後要有工具(刷具、海綿)。有了工具之後,刷具怎麼沾這些材料,怎麼「弄」到臉上,刷子接觸臉的角度、操作刷子的方向、次數、手施加於刷子的壓力要多大…..都是學問 R。

真心覺得好的彩妝老師是要尋尋覓覓才找得到的。厲害的老師會把每一個步驟用文字敘述得很清楚,再告訴學員為什麼這麼做。任何技巧背後都有理由,就像公式背後都有推導的過程。

我很喜歡路易斯老師的教學風格,給我一種朋友的感覺,跟老師學習會有種安心感。特別是對手殘不常化妝的人來說,能在學習過程中有種安心感反而能吸收得更好。(我遇過一樣厲害但嚴厲的老師,在他面前我只想跪下說臣妾知錯了)

小結論

每個人的抽屜都有一堆很少用的化妝品,化妝看起來要準備很多給西,但其實真正要用到的工具跟材料並沒有那麼多。要解決抽屜庫存問題的解法,就在於徹底學習基礎彩妝知識。

之前搬家因為衣服太多收到崩潰,搬家阿北鬚長嘆為何小小的房間東西卻這麼多。經過一次斷捨離之後,我卯起來把所有的衣服列成清單,每一件衣服的品牌、購入日期、價格、功能、穿著頻率都盡量紀錄。只要之後又想買衣服,就先看這份清單,是否已經有類似款或相同功能的衣服,就能有效滅火,復歸理性。

我認為彩妝品應該也要用同樣的方式來管理。物品管理不當,原因是我並不了解這個物品的功能與特色,但我卻會因為看過產品廣告之後認為自己「需要」它。要聰明購物,買的東西都確實用到,就在於明確瞭解每樣商品的知識與操作方法。要管理好化妝台,從學習彩妝知識開始。

封面圖片來源:unsplash